福州 肠道息肉用什么方法治 比较好 ? 肠道息肉几乎普遍存在于肠道内,是一...[详情]
福州治疗内痔疮多少钱? 福州医博肛肠医院医生表示 ,很多内痔患者都比较关心...[详情]
来源:福州肛肠医院 更新时间:2011-01-27 17:09
直肠脱垂各种年龄层均可发病,临床可见多发于幼儿、老年人、久病体弱及身高瘦弱者。以性别来讲,女性因骨盆下口较大及多次分娩等因素,发病率高于男性。
直肠脱垂是直肠黏膜、肛管、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。
根据脱垂程度,直肠脱垂分部分性和性两种。
1. 部分脱垂(不脱垂):脱出长度为2~3cm,一般不超过7cm,脱出部仅为直肠下端粘膜,故又称粘膜脱垂。粘膜皱壁呈放射状,脱垂部为两层粘膜组成。脱垂的粘膜和肛门之间无沟状隙。
2. 脱垂:脱出长度常超过10cm,甚至20cm,为直肠的全层脱出,严重者直肠、肛管均可翻出至肛门外。呈宝塔形、粘膜皱壁呈环状排列,脱垂部为两层折叠的肠壁组成,触之较厚,两层肠壁间有腹膜间隙。
对直肠脱垂的发生目前有两种学说。一是滑动性疝学说,二是肠套叠学说。
1. 滑动性疝学说看法是盆腔陷凹腹膜的滑动性疝,在腹腔内脏的压迫下,盆腔陷凹的腹膜皱壁逐渐下垂,将覆盖于腹膜部分之直肠前壁压于直肠壶腹内,较后经肛门脱出。
2. 肠套叠学说解释是由于肠套叠及套叠复位的交替进行,致直肠侧韧带、肛提肌受伤,肠套叠逐渐加重,较后经肛门脱出。有人认为以上两种学说是一回事,只不过是程度的不同,滑动性疝也是一种肠套叠,只是没有影响到整圈肠壁。而后者是全层套叠。
3. 直肠脱垂发病缓慢。早期仅在排粪时有肿块自肛门脱出,便后可自行缩回。随着病情的发展,因肛提肌及肛管括约肌缺乏收缩力,则需用手帮助回复。
直肠脱垂的危害
1. 直肠脱垂作为一种肛肠疾病,对人的身体和生活有诸多的危害,常见有以下四种: 直肠脱垂初期:便秘、排便无规律,总感觉直肠满胀和排便不净。排便时有肿物脱出。
2. 直肠脱垂中期:排便可引起脱肛外,咳嗽、走路等稍用腹压都可引起脱肛,且不能自行缩回,需用手将肿物托入肛门。脱出而排出粘液会经常污染内裤。
3. 直肠脱垂后期:导致肠粘膜受损伤发生溃疡,可引起出血和腹泻。如脱出的肿物不能缩回,容易发生炎症、肿胀,则出现疼痛,进一步又加重便秘。反复下降和回缩,会引起粘膜充血水肿,常由肛门流出大量粘液和血性物。患者常感盆部和腰骶部坠胀、拖拽,会阴部及股后部钝痛等。
全层套叠的危害性
1. 患者出现全层套叠时,在咳嗽、喷嚏、用力或行走时亦可脱出,且不易回复。脱垂肠段可发生水肿、绞窄,甚至有坏死的危险。此外常有大便排不尽与肛门部下坠、酸胀感,有的可出现下腹胀痛,尿频等现象,并且嵌顿时疼痛剧烈。
2. 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、溃疡、肛周感染、直肠出血,脱垂肠段水肿、狭窄及坏死的危险。
直肠脱垂的诊断及鉴别
在直肠脱垂类型直肠外脱垂、直肠粘膜脱垂、直肠内脱垂三种中,直肠内脱垂诊断较困难。
1. 直肠外脱垂:病人蹲下做排粪动作,腹肌用力,脱垂即可出现。部分脱垂可见圆形、红色、表面光滑的肿物,粘膜呈"放射状"皱襞、质软,排粪后自行缩回。若为直肠脱垂,则脱出较长,脱出物呈宝塔样或球形,表面可见环状的直肠粘膜皱襞。如脱垂内有小肠,有时可听到肠鸣音。
2. 直肠粘膜脱垂:需与环状内痔相鉴别。除病史不同外,环状内痔脱垂时,可见到充血肥大的痔块,呈梅花状,易出血,且在痔块之间出现凹陷的正常粘膜。直肠指诊,括约肌收缩有力,而直肠粘膜脱垂则松弛,这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。
3. 直肠内脱垂:需行排粪造影协助诊断,但当病人诉述直肠壶腹部有阻塞及排粪不全感时应疑本病。
推荐阅读:如何预防肛门瘙痒呢| 肛周脓肿怎么会变成肛瘘呢?如何预防肛瘘?| 福州中医如何治疗肛门癣| 本文章链接地址:http://www.fzgtyy.com/gczs/10931.html←上一篇:难耐肛门湿疹的四大危害
→下一篇:三期内痔中谁危害更甚?